馬雲歸來 難振企業家信心
2023年5月15日

要重塑民營企業家的信心,外資的信心,說到底,不是一個馬雲的歸來就可以做到。因為了解國情的人都明白,馬雲歸來也可能存在着不情願的成份。又要嚴格控制民營企業,或者外資,又要鼓勵創新,鼓勵投資,前車之鑑,這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
撰文:閭丘露薇

在這些民營企業家當中,馬雲當然是代表性人物,而且在大部分深諳悶聲發大財重要性的民營企業家中,顯得異常高調和敢言,甚至挑戰政府的監管。馬雲曾經在互聯網上被稱為「馬爸爸」,被視為成功的代名詞,無數年輕人羨慕和崇拜的對象。但是從2020年開始,隨着螞蟻金服上市被政府突然叫停,「馬爸爸」成為了過街老鼠,成為了「萬惡資本家」的代表。

其實這種資本家形象的突然改變在幾年前就有過一個例子,那就是香港商人李嘉誠。2015年,隨着李嘉誠增加在海外的投資,以及撤走部分中國資產,新華社旗下智庫機構「瞭望智庫」發表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別讓李嘉誠跑了」,批評他的撤資是「失守道義」的行為。在中國媒體和互聯網上,李嘉誠的形象,從白手起家的愛國資本家代表,很快變成了忘恩負義的貪婪資本家。當時這篇文章,引發了很多的討論,民間對於這種「文革式語言」看法兩極,反對的一方認為,這會打擊民營企業和外商信心,不利於中國的營商環境。只不過,討論很快在輿論公共空間消失了,而人們也很快地忘記了這個話題。

在政府嚴格控制互聯網內容的地方,能夠在公共輿論空間出現的,當然都是當局希望大家看到的。在了解了這種訊息傳播本質之後,人們往往會根據官方媒體的內容,來判斷政府政策的走向,尤其是在中國營商,猜測和揣摩政府的意圖,成為一種必須的生存技能。如果說,2015年對於李嘉誠的聲討,更多的是引發外商擔憂,那麼從螞蟻金服開始的對民營企業的打壓,加上清零政策導致的經濟停滯,讓民營企業家們不得不思考企業以及自己的前途。於是,在馬雲離開了中國之後,大批民營企業家選擇離開,一時間,美國、日本、新加坡成為了中國富人們聚集的地方,尤其是新加坡,資金的大量湧入,導致房地產價格短時間內急速上升。

但是,對於這些選擇離開的民營企業家來說,並不是所有人及時地將資產轉移到海外,絕大多數人的資產還在中國,並且也沒有能力開展海外業務,即便有,規模也非常小,因此,企業的未來,還是在中國。但是,到底是不是可以放心地回去,或者回去之後,到底是不是有信心繼續投資,不少人還是猶豫不決。一些民營企業家開玩笑說,中國政府給再多的承諾,也沒有馬雲回去有說服力。

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來說,正常的做法,當涉及到影響公司股價的消息,要麼主動及時的回應,要麼正面回應媒體查詢,從而來肯定或者否定一些傳言。但是對於記者們來說,在報道馬雲到底有沒有回來,想不想回來的新聞時,面對的卻是不置可否。如果說,想不想回來,是一個主觀議題,可以選擇不回應,但是有沒有回來,是簡單的是和否的問題。因此,馬雲最終已經回國的消息這樣傳播,相當具有中國特色。

——節錄自5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